李梅听完郑坚强的想法时,正在给花盆浇水,水壶里的水洒出来一点,她却没在意。
沉默了几秒,她放下水壶,走到抽屉前,打开最里面的一个铁盒子,拿出一张银行卡。
“这里面有我工作五年攒的三十万块,本来是想留着生孩子用的,现在拿出来当启动资金,够不够?”
郑坚强看着那张银行卡,卡的边缘处已经有些磨损。
他鼻子一酸,想说“不用”,却被李梅打断:“我相信你,当年你第一次创业失败,我就知道你不是轻易认输的人。现在虽然难,但我们一起扛。”
有了妻子的支持,郑坚强像是吃了定心丸。
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前同事王磊,王磊比他小两岁,做测试出身,之前在公司里跟他搭档过好几次,两人配合十分默契。
裁员时王磊也在名单里,正愁找不到工作,听说郑坚强要创业,一口就答应下来。
“强哥,我跟你干!反正我现在单身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就算没工资也没关系,等公司盈利了再给我发钱就行。”
启动资金凑了五十万,郑坚强把自己仅剩的二十万存款也拿了出来,接下来就是找办公地点。
为了节省成本,他们没租写字楼,而是租了一间顶楼的民房。
三十平米的空间,隔成了办公区和休息区。
搬进去的那天,王磊扛着电脑桌爬楼梯,累得满头大汗,却笑着说:“强哥,这地方好,顶楼安静,就是夏天可能有点热,不过咱们多买几个风扇就行。”
郑坚强看着王磊憨厚的样子,心里暖烘烘的。
他知道,创业路上有这样一个伙伴,是多么幸运。
接下来的日子,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调研市场。
每天早上七点就出门,跑遍了城市里的中小企业聚集区,从街边的小餐馆、文具店,到郊区的小加工厂、贸易公司,一家家上门聊需求。
大多数老板一开始都带着怀疑的眼光。
在一家做服装批发的小公司里,老板张姐上下打量着郑坚强:“你们就两个人,还在民房里办公,能做出来我们要的系统吗?之前找过一家小公司,做的库存管理系统漏洞百出,最后钱花了还没法用。”
郑坚强没辩解,只是拿出自己做的需求文档:“您说的库存预警、批量下单这些功能,我们都能做,而且我们承诺,先做测试版给您看,不满意不收费,后续维护也免费一年。”
就这样跑了一个月,他们终于接到了第一个订单。
一家文具店老板要做一个简单的库存管理小程序,预算只有五千块。
虽然钱少,但郑坚强却格外重视。
他和王磊在民房里熬了三个通宵,从界面设计到功能调试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。
文具店老板来看测试版时,原本没抱太大期望,可试用后却惊喜地说:“这比我之前用的软件好用多了,还能自动统计销量,太方便了!”
第一个订单完成后,他们又接到了第二个,一家小餐馆的点餐系统。
为了方便餐馆里的老人操作,郑坚强特意简化了界面,把字体调大,还加了语音提示功能。
餐馆老板满意得不行,不仅付了全款,还把他们介绍给了隔壁几家餐馆。
那段时间,郑坚强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
白天跑客户、做需求,晚上回来写代码、测功能,手机24小时开机,客户随时有问题,他总能第一时间回复。
有一次,一家加工厂的系统在凌晨两点出了故障,老板急得团团转,给郑坚强打电话时声音都在抖。
郑坚强二话不说,带着笔记本电脑就往加工厂跑,调试到凌晨五点,系统终于恢复正常。
老板过意不去,要给他加钱,他却摆手拒绝:“说好的免费维护,不能收您额外的钱。”
第一个月结束时,他们总共赚了一万二,刚够付房租和两个人的基本生活费。
王磊看着账本,有点沮丧:“强哥,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回本啊?”
郑坚强却笑着拿出客户反馈表:“你看,这几家客户都愿意给我们介绍新业务,口碑做起来了,以后订单肯定会越来越多。现在是‘冬天’,咱们先得耐住性子,把服务做好。”
上海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