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过后,郑坚强的工作室终于有了点起色。
客户从一开始的每月两三个,变成了十几个,团队也从两个人扩充到了五人,租了个稍微大些的办公室,虽然面积还是不大,但至少有了独立的会议室。
那天他刚跟一个客户签完合同,手机就响了,来电显示是“赵总”,他愣了一下才想起,是之前跑市场时遇到的服装连锁公司老板。
“小郑啊,我这儿有个大单子,想找你们做。”
赵总的声音很爽朗,“我们公司现在有十家门店,想做一套全国门店的管理系统,能实时统计销量、调配库存,还得有会员管理功能,预算大概五十万,你看你们能不能接?”
五十万!这个数字让郑坚强的心脏猛地一跳。
要知道,他们之前做的单子大多是几千到几万块,五十万几乎是他们现在半年的营收总和。
团队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,都兴奋得不行,刚招聘来的程序员林晓激动地说:“强哥,接啊!有了这笔钱,咱们就能租更好的办公室,再招几个人了!”
郑坚强却没立刻答应,他跟赵总说:“赵总,您给我三天时间,我跟团队商量下,再给您答复。”
挂了电话,他坐在椅子上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。
五十万的订单确实诱人,但现在他们团队只有五个人,核心成员只有他和王磊有经验。
要是接了这个大单子,既要做需求分析,又要开发复杂功能,还要保证上线后的稳定性,以他们现在的实力,很可能会出问题。
更重要的是,他清楚自己的定位,做中小企业的 “低成本技术伙伴”。
如果现在为了接大单而打乱节奏,放弃对现有小订单的打磨,万一后续服务跟不上,不仅会砸了口碑,还会偏离最初的方向。
第二天,他把团队召集到会议室,说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这个单子我们不能接。不是因为钱少,而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准备好。”
“咱们现在的核心是把中小企业的小订单做好,优化现有产品,提升服务质量,等咱们的技术和团队都成熟了,再接大单子也不迟。”
林晓有点不解:“强哥,这么好的机会,错过了多可惜啊?”
郑坚强拿出之前做的客户反馈表:“你们看,这两个月咱们的客户满意度很高,还有不少客户给咱介绍了新业务,这说明咱们的‘小而精’路线是对的。”
“如果现在接了大单子,咱们得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上面,现有的客户服务肯定会受影响,这得不偿失。”
王磊沉默了一会儿,点了点头:“强哥,我支持你。之前咱们把库存管理系统优化了三次,现在客户用着都觉得方便,要是为了大单子丢了这个优势,确实不值。”
有了王磊的支持,其他成员也渐渐理解了他的想法。
三天后,郑坚强给赵总回了电话,坦诚地说明了情况:“赵总,实在抱歉,我们现在团队规模还小,怕做不好您这么大的项目,耽误您的事。不过我可以给您推荐几家有实力的公司,他们做过类似的项目。”
赵总虽然有些意外,但还是笑着说:“小郑,你倒是实在。现在像你这么不贪多的年轻人,不多见了。”
拒绝大单后,郑坚强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现有产品的优化上。
他们建立了客户反馈群,每天安排专人回复问题,解决问题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。
时间转眼到了夏天,经济形势渐渐回暖,中小企业开始扩产,对技术服务的需求突然激增。
之前积累的口碑发挥了作用,老客户介绍新客户,新客户又变成老客户,订单量一下子翻了三倍。
郑坚强的手机几乎被客户电话打爆,团队成员每天都忙到深夜,却没人抱怨。
郑坚强趁着这个机会,把工作室升级成了一家科技公司,租了科技园区的办公室,招聘了十多个技术和运营人员,还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,开始开发标准化的SaaS产品。
他们把之前定制化的功能整合起来,做成可以按需订阅的产品,既能降低成本,又能扩大市场份额。
那天晚上,公司举办了第一次团建,大家坐在餐厅里,看着窗外的灯火,郑坚强举起酒杯。
“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。咱们能有今天,不是因为运气好,而是因为咱们在‘冬天’里耐住了性子,打磨好了服务。”
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,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,郑坚强知道,属于他们的“暖春”,终于来了。
上海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