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与一个初创企业的老板聊天,他跟我说:“公司刚开不到1个月,还没赚钱,就先不报税了吧。”
我当时就急了,赶紧说道:“别,零申报不等于不申报,公司就算没收入也得报税。”
其实这不是个例。
我见过太多初创老板,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,总觉得“没赚钱就没必要报税”“零申报就是啥也不用管”,结果轻则被罚款,重则影响征信。
今天我们来说说,为什么没收入也要报税,零申报到底怎么做才不踩坑。
一、零申报不等于不申报
先说个案例:深圳有个王老板,去年注册了家科技公司,前半年没接到业务,他觉得“反正没赚钱,报不报税都一样”,直接没管。
结果半年后想申请贷款,才发现公司被税务局列入“非正常户”,法人信用也受了影响,花了2万才恢复正常,还被罚款5000块。
他感觉很委屈:“我公司又没收入,报什么税?”
税局的回复很干脆:“零申报≠不申报,没收入也要按时报税。”
这就涉及到一个最基础的政策,根据《税收征管法》,企业无论当月有没有收入,都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(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、附加税等)。
“零申报”是应纳税额为0的如实申报,而“不申报”是直接逃避,性质完全不同。
这就像是你去超市买东西,看了一圈最后什么也没买,于是你和收银员打了声招呼离开(零申报),收银员就知道你没买东西了。
但如果你招呼也不打,而且还突然跑出超市(不申报),就算确实什么也没偷,也不免让人感到怀疑。
二、长期零申报也存在风险
再说一个案例:深圳有一家电商企业,在经营过程中,年销售额达到了7000多万元,但该企业却长期进行零申报。
税务机关在日常税务监控中,注意到了这家企业的异常情况。
这家企业有大量采购商品的发票,但是财务报表却没有库存,增值税申报表及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均为0,这显然不符合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。
于是,税务机关对该企业展开了详细的税务稽查。
经过深入调查,税务局发现该企业存在隐瞒收入的行为,没有将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如实进行申报纳税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,该公司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。
最终,税务局对该企业作出了严厉的处罚决定,要求其补缴税款,并按少缴税款的0.5倍处以罚款。
该企业补缴税款及罚款共计300多万元,这对企业的资金流和经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。
此外,该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,被评为D级,在后续的发票领用、银行贷款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限制。
其实啊,零申报的本质是如实反映公司情况,没收入就报空表,有收入就如实报,这才是对公司负责。
如果你是企业主,觉得每个月申报太麻烦的话,可以找一家代理记账公司,他们每个月都会帮你处理好这些公司财务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