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创业资讯>创业故事>别人追风口,我按兵不动,好产品需要耐心打磨(第三章)

别人追风口,我按兵不动,好产品需要耐心打磨(第三章)

发表时间:2025-10-13 09:38:08 浏览:435

“陈哥,你看地铁里的广告!”小林举着手机冲进办公室,屏幕上是一张巨大的海报。

“知快通:3分钟搭建专业知识体系,免费使用!”下面还写着“上线7天,用户破百万”。

陈新的心沉了一下。

“知快通”听说是一家大公司孵化的项目,砸了两千万做营销,功能和他们正在打磨的“知深达”高度相似。

接下来的几天,坏消息接连不断。

投资人王总带了“知快通”的CEO来找他说:“人家愿意出500万买你的团队和技术。你别犟了,现在风口在这儿,再等就没机会了。”

同行李总在行业群里说:“陈新就是太死心眼,知快通都把市场占了,他还在磨,等着倒闭吧。”

甚至公司里的实习生小张,都偷偷问小苏:“我们会不会被淘汰啊?要不赶紧跳槽吧。”

晚上,陈新一个人留在办公室,翻着三年前的创业日记。

里面有一页写着:“2015年10月21日,‘校园密聊’用户跌破1万,团队散伙。”

在这一页的最后还写着一句话:“不要为了快,丢了用户的信任。”

他想起张工的话,想起那些深夜里整理的调研笔记,想起小林改了五版的标签系统。

这些不是能用钱买走的“成果”,是他们一点点攒起来的“底气”。

第二天早上,陈新召集团队开会。

“我拒绝了收购,知快通做得快,但他们没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。”

“我看了他们的产品,标签系统还是混乱的,规范更新也不及时。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快,就打乱自己的节奏。”

他顿了顿,接着说:“从今天起,我们做两件事。”

“第一,邀请10位种子用户深度内测,每天收集反馈,每天优化。”

“第二,找行业关键意见领袖合作,让他们用我们的产品,真实分享体验。”

第一个被邀请的种子用户,是行业意见领袖刘老师。

她是某知名设计院的总工程师,在微博上有50万粉丝。

刘老师用了“知深达”三天后,给陈新发了条微信:“你们的标签系统太贴心了!”

“我找‘混凝土强度等级规范’,直接搜就能精准定位到2023年的最新版,还能关联相关案例。知快通我也用过,搜出来一堆没用的信息,还全是广告,我准备在微博上分享一下。”

刘老师的微博一发,当天就有300多人来问“知深达”怎么下载。

更意外的是,之前嘲笑他的李总,居然主动来公司参观。

“你们这个细节做得可以啊,我听我公司的工程师说,知快通的用户投诉好多,说搜不到精准内容。你们这‘慢’,好像还真有点道理。”

陈新笑着递给他一杯水:“不是慢,是不想让用户用的时候,觉得将就。”

关键词:创业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