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创业资讯>创业故事>创业未必九死一生,也能细水长流(第二章)

创业未必九死一生,也能细水长流(第二章)

发表时间:2025-09-12 09:32:36 浏览:416

李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,外面的蝉鸣正吵得热闹。

院子里晒着刚收的玉米,金黄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,墙角堆着几个半人高的竹筐,竹篾细密,编得整整齐齐,像一件件艺术品。

这是他回老家的第三个月,也是他正式决定“折腾”的第一天。

半年前他还是一线城市的程序员,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敲代码到深夜,工资不算低,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。

现在他辞了职,没告诉太多人,只跟父母说想回来“休息一阵”,实则是想找个地方,把心里那个藏了很久的念头挖出来——他总觉得,老家这些传了几代的手艺,不该只锁在记忆里。

“小诚?你咋又回来了?” 陈爷爷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,看见站在院子里发呆的李诚,愣了一下。

李诚笑了笑,走过去递了瓶水:“陈爷爷,我回来住阵子。”

他指了指墙角的竹筐,“这筐编得真好看,比城里商场里卖的好看多了。上次回来和你也聊过,我想在网上卖一卖这些东西。”

陈爷爷眼睛瞪圆了:“网上卖货?我这老骨头可不懂这些?”

李诚没急着说服他,只是把陈爷爷拉到竹筐边,拿起一个竹编收纳篮:“您看,这是您编的,我要是卖,能卖多少钱?”

“这……城里店里卖三十多吧,我这成本,也就十块。”

“那我要是能卖二十,您看行不?”李诚盯着他,“卖不出去也没损失,您一分钱不用垫,还能多赚点零花钱,不比现在强?”

陈爷爷沉默了半晌,望着李诚眼里的光,他叹了口气:“行吧,你想咋弄,就试试。要是真能卖出去,以后我天天编给你!”

就这样,陈爷爷成了李诚的第一位供货商。

他又挨家挨户跑,把镇上其他几家工作室跑了一遍,虽然没能全部谈下来,但收获也不小。

李诚把这些“宝贝”搬回自己住的房子,这些都是李诚向他们借的样品。

看着满满一屋的手工艺品,他又开始琢磨着写文案,这些文案是用来拍短视频的,他打算先从线上宣传开始做起。

文案写好后,李诚想起自己以前的老本行程序员。

他花了几天时间,写了个简单的网页,客户可以在网页上直接下单购买手工艺品。

之后他又研究了小程序的开发,把网页版的功能“移植”过去。

这样从宣传到转化客户,李诚就有了完整的商业闭环。

李诚做的这些事情,看起来复杂,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成本。

他前期既没有大额资金的设备投入,也没有招聘任何员工,与供货商谈的合作模式也不需要压货,连网页和小程序都是自己开发的。

这么算下来,李诚创业前期的成本基本就只有平时的生活开支了。

“小诚,你看!” 张奶奶的电话打来了,声音带着喜悦,“我刚刷到你小程序上的剪纸了,有人买了,一个福字,二十块!”

李诚的心猛地一跳,赶紧打开微信:“真的?谁买的?叫啥名?”

“叫‘小迷糊’,说给家里老人买的,要贴在窗户上。”

李诚长长舒了口气,虽然二十块不多,但是第一次有客户下单,还是让他觉得无比激动。

创业不一定非要追求“九死一生”的快速发展,也可以是一种带着热爱与稳扎稳打的“细水长流”。

关键词:创业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