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成立三年后,郑坚强的公司已经成了本地中小企业技术服务领域的“小明星”。
他们的产品有了近两千家客户,团队规模扩大到五十人,还获得了一笔五百万的天使投资。
郑坚强正筹划着下一轮融资,准备继续扩大公司规模时,一场新的“寒冬”突然袭来。
竞争对手“讯达科技”高调入场,背后是知名资本撑腰。
他们推出的同类产品价格比郑坚强的公司低30%,还砸了大量资金做推广,短短一个月,就抢走了他们近20%的客户。
更棘手的是,讯达科技还挖走了郑坚强的两个核心销售,带走了不少客户资源。
公司的资金链很快就紧张起来,客户流失导致营收下降,而研发和人力成本却没减少,账户里的钱只够支撑四个月。
团队里开始出现动摇,有员工私下讨论要不要跳槽,甚至有核心技术人员找郑坚强谈离职:“强哥,讯达给的薪资是现在的两倍,我家里还有房贷,实在没办法。”
郑坚强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,看着墙上的业绩报表,心里像压了块石头。
他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,想起那些在狭窄办公室里熬夜的日子。
冬天不是只有一次,真正的强者,能在每一次寒冬里都找到生存的办法。
讯达科技靠资本打价格战,看似来势汹汹,却也暴露了短板:他们的产品功能单一,服务响应慢,只是靠低价吸引客户。
如果他也跟着打价格战,只会陷入恶性循环,最终被资本拖垮。
“不能跟着他们走,我们得做差异化。”郑坚强在管理层会议上坚定地说,“讯达的优势是价格,我们的优势是技术和服务。”
“现在要做的,是加大研发投入,开发出他们没有的核心功能,让客户觉得,选择我们的产品,值!”
郑坚强把公司仅剩的资金拿出一半投入研发,组建了专门的攻坚团队,目标是开发一款“智能数据分析”产品。
这款产品能根据客户的经营数据,自动生成销售趋势、库存优化建议,甚至能预测未来三个月的需求。
这些功能对中小企业老板来说,比单纯的管理功能实用得多。
研发过程比想象中艰难。
有一次,数据分析的算法出了问题,模型预测的结果和实际数据偏差很大。
团队负责人急得掉眼泪:“强哥,要是再做不出来,公司的钱就花光了。”
郑坚强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别慌,咱们一起想办法。”
他联系了大学时的导师,带着团队去学校请教,还邀请了行业内的专家做指导,熬了三个通宵,终于把算法问题解决了。
与此同时,郑坚强发起了“体验升级”活动。
他筛选出五百家老客户,免费邀请他们试用新开发的数据分析模块,还安排专人上门培训,收集他们的反馈。
一家做玩具批发的客户试用后,老板激动地说:“之前我总不知道该进多少货,要么积压要么断货,现在有了这个模块,能精准预测销量,这个月的库存成本省了近两万!”
新功能的口碑很快传开,不少流失到讯达的客户又主动找了回来。
短短两个月,郑坚强公司的客户不仅没再流失,反而新增了三百多家,订单量环比增长50%。
讯达科技的价格战没了效果,又没能及时推出新功能,客户流失越来越严重,最后只能缩减本地业务。
那天,公司召开庆功会,郑坚强站在台上,看着台下欢呼的员工,心里感慨万千。
他手中拿着话筒:“这次能度过难关,感谢大家陪我熬了那么多通宵。只要我们坚持打磨技术和服务,不管遇到多少次寒冬,都能熬过去。”
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,郑坚强知道,这次“寒冬”的考验,不仅让公司站稳了脚跟,更让团队变得更成熟。
而这,正是为未来公司继续发展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。
上海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