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创业资讯>创业故事>创业未必九死一生,也能细水长流(第四章)

创业未必九死一生,也能细水长流(第四章)

发表时间:2025-09-17 09:35:29 浏览:415

一天下午,窗外的阳光斜斜落在工作室的木架上,上面摆着竹编的茶则、陶土的茶杯、蜡染的桌旗,每一件都带着制作者的温度。

李诚刚结束一场半小时的直播,屏幕上还留着顾客的留言:“李哥,上次你推荐的那个竹编收纳筐,我放书桌上正好!”

“叮咚”一声,微信提示音响起,是顾客“阿禾”发来的消息:“李哥,我妈看了你上次发的直播,特别喜欢那个缠花发簪,能帮我留一支吗?她下个月生日,想当礼物。”

李诚指尖在屏幕上敲下:“没问题,我明天给阿姨挑支桃花的。对了,你上次说她膝盖不好,我给她附个小香囊,里面是艾草和陈皮,平时放膝盖上暖暖。”

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。

他记得住每个老顾客的事情,张老师喜欢素雅的青花,刘姐的女儿在国外,勇哥的儿子刚上小学……

有时,李诚会根据顾客的喜好,特意准备些赠品,这也是他的小心意。

虽然目前为止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但问题也悄然而至。

上个月,发往新疆的一个陶瓷花瓶因为物流问题,顾客收到时瓶底磕了个小豁口,李诚不仅全额退款,还自掏腰包寄了新的过去。

可没过多久,他发现快递费涨了两成,尤其是偏远地区,运费几乎要占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。

更让他头疼的是,网上的其他店开始模仿他的模式,都在卖类似的手工艺品,价格却低了不少。

有人在直播间里喊:“李诚同款竹编包,99元两个!”

李诚看着屏幕,捏了捏眉心,他知道打价格战只会让所有人都陷入泥潭,他坚持了那么久的“诚”和“真”,不能丢。

“不如我们做‘匠人面对面’直播吧。”那天晚上回家后,李诚的妻子建议道。

“让手艺人自己来讲故事,讲他们怎么选材料,怎么做出来的,这样顾客知道每一件东西背后的时间和心血,就不会只看价格了。”

李诚觉得这个办法值得一试,于是就找到那些给自己供货的手艺人,商量直播相关的事情。

第一期直播邀请了景德镇的老陶工陈师傅。

直播那天,陈师傅戴着老花镜,坐在镜头前,手里摩挲着一个沾着陶土的杯子:“你看这胎土,是我们村后山的高岭土,要筛七遍,泡三个月,才能捏形。”

屏幕上瞬间刷满了弹幕,有人问:“师傅,能教我们画几笔吗?”

陈师傅笑着摆手:“我这手艺,急不得,得慢慢来。”

那天直播的销售额破了当月纪录,有老顾客留言:“听陈师傅说话,就像看到了我爷爷,踏实。”

“匠人面对面”直播的效果比预期更好,也让李诚避免了同行之间的低价竞争,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了独特的价值。

几天后的晚上,他收到一条新消息,是“阿禾”发来的:“李哥,我妈生日那天收到你寄的缠花簪子,高兴得跟邻居炫耀了一整天!现在我也想买个居家的小摆件,你推荐哪个呀?”

李诚笑了笑,指尖敲下:“来,我给你寄一个王阿姨的迷你藤编筐,里面放上陈师傅的整套茶具,这是我们新出的‘居家小确幸’礼盒,每一件都带着手作的温度。”

窗外的月光照进来,落在李诚房间的地板上,带着点踏实的暖意。

李诚知道,路还很长,但只要手作的温度还在,和顾客的连接还在,创业就永远不会失去方向。

关键词:创业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