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张秀丽已经决定创业,打算将传统版画工艺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,但她还没有想好做完的东西应该怎么卖出去。
她看着手上的小物件,心中既兴奋又忐忑,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是否有人会喜欢。
时间就这样缓缓过去,一个周末,张秀丽听说工作室附近要开“手作市集”。
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,她看着手机里的银行卡余额,那是她省吃俭用,攒了三个月的钱。
她来到市集,咬咬牙租下了一块最便宜的摊位,这块摊位就像是她梦想的小小舞台。
她把自己精心刻制的小版拓印在帆布包、钥匙扣上,又亲手刻了一块牌子,上面歪歪扭扭却又充满诚意地刻着“手工木刻,二十元起”。
上午十点,市集渐渐热闹起来,人群熙熙攘攘。
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姑娘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张秀丽的摊前。
她眼睛亮晶晶的,一下子就被摊位上一个刻着“月亮兔”的木牌吸引住了。
姑娘蹲下身子,拿起木牌,爱不释手地端详着,嘴里念叨着:“这个月亮兔好可爱!能刻我名字吗?”
张秀丽愣了一下,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,赶忙点头说道:“能能能!您稍等会儿。”
说着,她熟练地拿起小刻刀,在木牌背面认真地雕了起来。
阳光洒在她专注的脸上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她却浑然不觉。
不一会儿,“陈小棠”三个字便清晰地出现在木牌上。
姑娘开心极了,掏出五十块钱递给张秀丽,说道:“多的就当给你的辛苦费啦!要是能出系列就好了,我闺蜜肯定喜欢!”
张秀丽接过钱,连声道谢,心里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下。
那天,张秀丽的摊位前一直有人驻足,她忙得不亦乐乎。
收摊的时候,她累得腰酸背痛,但当她打开手机,发现里面有十七条私信,都是问“还能定制吗”,她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,心中满是喜悦和兴奋。
突然,她想起师父曾经说过的另一句话:“刀在你手里,路也在你手里。”
这句话仿佛一道光,照亮了她原本有些迷茫的内心。
从那以后,张秀丽白天在工作室里,按照师父的要求刻着“山水图”。
而到了晚上,狭小的出租屋里,灯光昏黄,她窝在角落,用那把旧刻刀尝试着新的图案。
为了寻找灵感,她翻遍了二手市场淘来的老版书,那些书页已经泛黄,散发着岁月的味道。
她还跟着短视频学PS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步骤,把木刻扫描后精心调整颜色。
甚至,她还厚着脸皮找表舅的女儿借设计软件教程,表舅女儿一开始有些不耐烦,但看到张秀丽那坚定又渴望的眼神,还是把教程借给了她。
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,“城市记忆”系列终于上线了。
有印着老巷子砖纹的笔记本,翻开笔记本,仿佛能听见老巷子里的欢声笑语。
有刻着梧桐树影的冰箱贴,贴在冰箱上,就像把那一抹夏日的清凉留在了家里。
还有拓印着市花玉兰的帆布包,背着它走在街上,仿佛整个人都沾染了玉兰花的淡雅香气。
为了推广这个系列,她拉着室友在夜市摆摊。
她用师父淘汰的老版拓印了“买二送一”的海报,海报虽然有些陈旧,但上面的字却写得格外醒目,还带着独特的版画风格。
夜市里,人来人往,张秀丽和室友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。
一开始,大家只是好奇地看看,并没有人购买。
但随着张秀丽耐心地介绍,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些充满创意和情怀的木刻作品吸引。
“这个笔记本好特别啊,感觉能把回忆都写进去。”一个年轻人拿起笔记本赞叹道。
“是啊是啊,而且这冰箱贴,贴在冰箱上多好看。”旁边一个女孩附和着。
渐渐地,摊位前围满了人,大家纷纷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作品。
三个月后,当张秀丽看着账户里攒下的两万块钱,她的手微微颤抖。
这两万块钱,是她无数个日夜努力的成果,是她梦想的积累。
她咬咬牙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辞了职。
她在居民楼租了一间小阁楼,当作自己的工作室。
小阁楼虽然不大,但阳光可以透过天窗洒进来,让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温暖。
她在门口挂起了一块写着“木刻记”的木牌,那木牌上的字,是她用自己最擅长的木刻技艺刻上去的。
看着这块木牌,张秀丽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,虽然充满未知,但她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。